钟永新:【盐学研究】中国歌剧沉浸感的场景呈现——自贡歌剧《盐神》精神特质初探(2019)
2021-07-27 21:17:00
  • 0
  • 0
  • 3

钟永新

  【内容摘要】近年四川自贡推出歌剧《盐神》,以讴歌劳动人民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剧目唱段场景富有浓郁的川南文化民俗特色,获得诸多国家级奖项,成为当代中国新歌剧里成就突出的作品之一。其在歌剧沉浸体验感受方面呈现的经验尤其值得思考借鉴,主要体现在“历史感与地域性”“故事感与文学性”“音乐感与伴奏性”三方面。通过初探分析,期以“自贡歌剧”的成功模式有助推动歌剧理论实践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自贡歌剧、《盐神》、歌剧沉浸感


导语

  中国新歌剧兴起已有近百年历史,而古典戏曲吟诵传统由来很久,已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习俗里。笔者陆续看过话剧、舞剧、音乐剧、京剧、川剧、粤剧、昆曲等,对于歌剧却少有接触。直到2018年在四川自贡川剧艺术中心得观《盐神》歌剧,看后大为震撼,堪称自贡盐场史诗化的再现。对以歌剧形态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甚为欣赏,后与编剧廖时香先生有些交流,深受启思,略述如下。

  一、历史感与地域性:《盐神》歌剧选题的全新视角

  作为歌剧,首先吸引关注的是演出剧名,即选题内容,或以人物故事为主,或以历史事件创作,若剧目富有史思文韵,将极大决定其演出效果与影响。《盐神》选题特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以自贡盐场浓缩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

  《盐神》主要以近代四川自贡盐场为背景,先后取名《盐都传奇》《盐井传奇》《盐神的女儿》等。在20世纪的时空维度里,家仇国恨系于一剧,以时代巨流影响人物命运,呈现出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不屈意志和民族精神,可谓一个历史风云时代的缩影,既讴歌劳动人民,又展示中国自信,具有历史厚度与家国情怀,在红色题材类带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2.以自贡元素展现巴蜀文化的精彩呈现

  本剧里面充满着蜀中名城川南自贡的地域元素,自贡人杰地灵,有“盐龙灯食”四张名片。千年盐都名非虚传,恐龙之乡世界知名,南国灯城走向全球,盐帮美食魅力独特。剧中人物主要是自贡盐场里的盐商盐工,场景舞台和灯光布置有着自贡灯会举办灯展的实力依托,艺术美学气息十分浓郁,唱腔唱段都有着川南地区别致风情的民间曲调,基本纯以自贡文化为基础来打造出自贡大戏,成为展现自贡城市风格的有力表现,走进沉浸在这个重构演绎的歌剧世界里,可以充分体验感受到自贡文化历史的精华。

  二、故事感与文学性:《盐神》歌剧编写的全面丰富

  有了好的选题,也需要编好剧本,才能据此顺利排练演出。剧本创作和小说诗歌、散文随笔有所不同,对于作者的综合能力要求甚高,如同治史需要“才、学、识”。没有个人悟性和宏观把握,很难写好剧本,其编剧特色体现在。

  1.以真实故事组织内容情节的精心结构

  基于廖时香的个人文学才华的发挥,又得到相关业界专家的建议修改,最终共同打造成一场自贡风格的本色歌剧。歌剧随着剧情发展,主要以歌声来表现串连,让观众在歌唱旋律里赏观回味。整体上《盐神》以男女主唱为主、群体合唱为辅,各章剧目转换及个人内心独白都以歌的形式演唱,当沉浸在剧场之声里,歌词入耳,余韵了了,内心得到巨大共鸣,与其他剧种的感受完全不同。不只是精神愉悦,更有情感故事的深深触动。

  2.以文学风格体现编剧才艺的扎实根基

  《盐神》成功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剧本非常扎实。廖时香为四川富顺县赵化人,刘光第老乡。富顺多出才子,赵化古镇尤多,其少年时代以拉琴为业,随着文工团四处游历演出,后来据此创作小说《乐胆》成名,从而被调入自贡文联从事文学创作,偶然机会开始介入戏剧写作,最初试写《人迹秋霜》得到好评,又陆续编剧《刘光第》《还我河山》《惊蛰》等,都获得巨大成功,获得不少国家级奖项。由于廖时香个人非常喜欢唱词,所以剧本具有很明显的文学化气息,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该剧的艺术水准,据介绍有其他人士也参与过编剧,皆未获成功,可见唯具有优秀文笔的人士参与编剧,好剧本方能应运而生,充分保证剧本的高度和质量,由此才足以成为戏剧演出成功的第一步。

  三、音乐感与伴奏性:《盐神》歌剧唱功的全力支撑

  选题选好与剧本编好,最终呈现在艺术舞台,让纸本文学变成生动声乐。光影乐曲词交相辉映,共同绘成一幅美轮美奂的视听画面,其艺术演唱效果非常成功,归纳有两点原因:

  1.以音乐专业呈现男女主唱的唱功实力

  本剧的男女主唱分别为陈正平和马成祥,陈成平为专业出身,自贡人,1995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从学于沈时松、吴其辉、李双江等。曾为中共十九大代表,现为自贡市歌舞曲艺演艺公司董事、唱队队长、国家一级演员,多次下基层演出,有“盐都百灵鸟”之称。特点为典型的女高音,唱腔优美,音质悦耳,感染大众,富有激情,人也俊俏。在《盐神》里可谓歌剧成功的关键人物。马成祥,山东人,毕业于原四川理工学院音乐系,热爱唱歌,后见自贡文艺剧团招考,前往面试成功,说明机遇垂青真有潜质的人,其声音浑厚质朴,自然大方,近年获得金钟奖比赛德阳赛区一等奖,说明演唱功力确实不凡,本剧里表现同样精彩,唱腔可圈可点,成为女主唱陈正平的有力补充。两人对唱时,情深之处,倾力之至,仿佛成为又一幕男女爱情表达的经典画面。

  2.以伴奏号子组成歌剧体系的有力呼应

  除男女主唱外,《盐神》歌剧还由四川交响乐团现场演奏,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合唱团现场和声,以及其他人物的演唱与盐工们的合唱,这些演员虽然不是专业高校的音乐背景,但多数有川剧演唱的多年功力与经验积累,很快适应歌剧形式的演唱方式,成为《盐神》歌剧的完整篇章,不可或缺。此前现代川剧《还我河山》里有位年轻女演员朱梦婷所唱《我的盐都我的家》,带有流行音乐的特点,唯美动听,可见自贡歌剧人才储备丰富,显得生机勃勃。值得再提的是,结尾盐工群体演唱的“盐工号子”成为本剧里颇感抢戏般的部分,盐工号子是带有非遗性的自贡地方文化项目。当身体健硕的盐工们,充满豪情壮志和充沛力度高唱着“酒嘛,水嘛,喝!人嘛,好嘛,醉!”时,为之心神起伏,眼眶不禁湿润,真是唱活唱神“盐都工匠”之神了。


结语

  《盐神》歌剧推出上演后,除在自贡本地连演多场,成为外地来自贡参会观看的保留项目,深受各方肯定,成功展示四川文化和自贡民俗,同时应邀赴全国各地巡演。

  相对来说,目前四川歌剧在全国歌剧界有影响力的名作尚感不多,以四川自贡人红岩江姐创作的歌剧《江姐》已经成为经典,说明四川题材的歌剧仍大有作为。在今日中国文化大发展文艺大繁荣的背景下,充分发掘历史文化,保持自身传统特色,继续推出歌剧大戏,将势必为新四川新自贡奉献更多的艺术力量。

  虽然自贡歌剧只是地市级演出机构的出品项目,经费投入有限,但能频频参演国家级演出,如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展演、2018年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2019年又通过国家艺术基金初评。可见其经验值得借鉴。而在当今新时代新媒体的社会变革浪潮里,中国歌剧如何再有跨越再立新功,或许从自贡歌剧《盐神》里能够得到一定的思考启迪。


  2019年11月29日


  参考资料:

  1. 廖时香:《从无心插柳到有意栽花》,《现代艺术》2019年第7期

  2. 蒋周德:《廖时香创作舞台剧本 从无心插柳到有意栽花》,《自贡日报》2019年11月17日


       
       

  歌剧《盐神》演出现场,自贡川剧艺术中心,钟永新摄 2018年5月16日

       

  自贡歌剧《盐神》北京演出海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