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永新

2015年5月12日笔者开办网上蜀学堂博客,转载介绍过几千篇巴蜀文化资料,通过留言区得以认识遂宁文史及巴蜀文化研究知名学者胡传淮先生,其也是绵师(今绵阳师范学院)毕业,以清代诗人张问陶文化世家和遂宁文化史研究为主,出版著作数十种,成果斐然。而后联系笔谈完成清代大诗人、书画家张问陶研究访谈,承蒙刊发于西华大学主编的《地方文化研究辑刊》,已收录到个人蜀学访谈集。另外胡先生时有书作赠送,读后获益良多。
2021年初,因见胡传淮先生转发胡瑶先生赠书《泸州三百年名人墨宝》,甚感珍贵,内有今属自贡地区的刘光第、赵熙、但懋辛书作,坊间难见,其翻拍图片发送之后,又告知可转送给本人。不久收到该书,确乎精湛,多未闻见。同时寄来《遂宁史话》一册,与其原来赠送的《遂宁历史名人研究》《遂宁历史名人年谱》《遂宁风雅》组成“遂宁历史文献研究” 丛书系列,其中《遂宁历史名人研究》便让笔者大有收获。除汇编“自贡历史文化名人研究” 自印本外,2018年还以乐山名人为题撰写文章获得乐山文化研究征文三等奖。
近阅《遂宁史话》,略评述如下:
一、重视体例,体现史话特色
对于陌生城市的初步认识,可通过简要读本与百科词条获得初步印象,此类限于篇幅,内容大多简要,也有不少传抄错误,仅作为了解城市历史文化的大体参考,而若要深度研究创作,并应用到生活学习之中,则需要阅读更加详致的通史类专业书籍。
《遂宁史话》即是一本地方城市史话体的精品之作,在笔者所见阅到的城市类史话研究里十分少见,乃或许多地级县级城市都没有达到其高度。前言后记便充分体现出遂宁有关文化人士的独具慧眼与关怀使命,也说明从整理旧志提要到汇编乡邦文献,皆可成为服务时代的新贡献。
该书目录完备,涵盖各朝代各时期的重要内容,标题带有历史概括性,明确写出各年代的发展特点,内容客观理性又富有史味,真正做到具有史话风格,不经意间便可读过数页,语言也通俗易懂值得借鉴。


二、展现文脉,传承遂州精神
笔者认为城市文化不可复制的特质内容和实力体现在各地所出的精英人物方面,他们往往与当地传统文化的发展及城市文化个性风貌密切相关,更是激励古今人士继续前进有所新功的感召楷模。
《遂宁史话》里便有数位青史留存的人物,如唐朝诗宗陈子昂,神僧克幽禅师、冰糖发明者邹和尚、宋朝禅师雪窦重显、北磵居简,学者王灼、杨甲,其中痴绝道冲禅师的书法作品还流传保存在日本多处博物馆,书中附有配图。明清则出现席家、张家、吕家、李家、黄家等,形成一条清晰可见又不断传续发展的遂州文脉,可见唐宋时期的遂州文化之繁华,再到明清时期的文化鼎盛。由此读完本书,有助加深对川中腹地遂宁文化地理的全新认识。
附录部分三篇(沿革考、著述考、史料选)再度印证遂宁文化的厚重积淀,确如“史物绵绵、歌未定、东方白”所言,坚持讲好本土故事,继续闪亮地域魂韵,乃是各地文化人的本心职责所在。
总之,本书给予笔者长久的共鸣感触,深感地方文化研究仍值得关注,以及努力再有新成果奉献,并借以可告慰有缘相识和寄意良多的前辈学者。
2021年3月6日,7月15日修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