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永新:【品书录】盐都自贡文物菁华的新印证——《沿滩盐运碑刻辑》读后感
2021-10-27 19:29:00
  • 0
  • 0
  • 4


作者:钟永新

(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2021年世界依然风云变幻,热心文化探访的人士仍然坚持情怀,推出多种颇有历史价值的新著述。其中吾乡陈述琪先生倾力数年实地调查,再经考订编辑出版《沿滩盐运碑刻辑》,可谓自贡文物碑刻史上一次较全面及专题化的古迹整理项目,具有一定的乡邦文献创新意义。

  此前述琪先生出版过《联览盐都——自贡古今对联辑存》,将其多年积累的古盐都自贡地区对联汇辑成册,后又主持完成《赵熙题刻辑》《荣县历代碑刻辑》等,殊感难得。且大部分行走乡间田野进行拍摄测量,其汗实未白洒,其功实不可没。据闻正在增补搜集,期以完成自贡市(含富顺县、荣县)现存石刻古碑的系统调查。兹读本书,有所感想,略述如下。

  一、鲜明的盐迹:盐运相伴的文化印记

  本书因盐运而诞生,正如书名“沿滩盐运碑刻”所言,选取今自贡市沿滩区行政区域范围内,与盐运相关的碑刻实物为主(包括消失不存或文献存目类),内容丰富,共计59组。集中分布于盐运水乡古镇(重滩、仙滩、沿滩、王井、邓关),及盐运陆路古镇(永安、黄市、兴隆),类别涉及建筑、会馆、寺庙、祠堂、石桥、石坊,刻录形式有碑记、匾额、题石、题记、楹联、碑序等,呈现形态有石碑、木牌等。

  “盐运”是盐业史研究相对薄弱和亟待提升的学术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如《国民政府以自贡盐场为中心的盐运建设(1937-1945) 》(梁安琪,《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第2期、《长江上游盐井河段歪头运盐船的历史与制造技艺》(G.R.G.Worcester 伍伶飞,《盐业史研究》2017年第3期)、《龚滩河运盐船的起源传说与形制特色》(G.R.G.Worcester 伍伶飞,《盐业史研究》2018年第2期)、《川康盐务管理局与抗战时期威远河航道的整治》(邓军,《盐业史研究》2020年第4期)、《抗战前后盐井河航道的整治及其成效》(邓军,《盐业史研究》2021年03期)等,可见学术界对于自贡盐井河研究渐有关注。

  今日随着盐运小镇沿滩昇平街文旅项目的逐步推进,拟规划建设“自贡盐运历史陈列馆”,本书无疑有助完善实物展陈,值得专题介绍,从而为自贡盐运历史夯实基础,也能丰富大众对自贡盐运文旅的学习感知。

  通过篇目来看,各种题刻鲜明反映出“运盐而建”“因盐而兴”的场镇文化特色,如抗战期间的重要水利工程庸公闸、济运闸。再比如永安镇现有琳琅满目的会馆碑记,充分印证了“盐运古道陆路第一镇”(永安镇雅称)名不虚传。经笔者发现收录的清代《沿滩上下船只碑记》、德国建筑师伯施曼一百余年前拍摄的沿滩禹王宫“继帝开王”匾额、釜溪河畔流内口神秘吞口石柱上的“天灵柱”题字等,又为这座古代《富顺县志》里评价为“颇称繁剧”的沿滩古镇,倍增盐运特质。

  相对于其他盐运文书与传说逸闻,《沿滩盐运题刻辑》编者综合使用碑文、拓片、相片、引文、释读、札记等方式,全方位体现出文献史料性与阅读鉴赏性,极大裨益于盐运文化研究的视野拓展。有识之士若以之为册逐一考察,亦可推出具有微观分析的研究新作。


 



  二、精美的拓片:书法文化的地方瑰宝

  翻阅时,尤感令人欣赏的是书内还收集十余幅古碑(题刻)拓片图像,拓制专业,印制高清,充满着精美典雅的古朴韵味。

  书体有行书、行草、楷书、小楷、隶书等。其中甚具名气的有块《祝枝山诗碑》,从中可一览明人书卷气息。《震复桥记》碑则与清代文人顾复初有关,碑文书法由谁书写尚不能确考。记得网上初读此碑发现新闻,又在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看到原物后,便叹奇美无比。

  其他部分题刻虽非拓片,幸乃有历史照片而留存下来,如沿滩镇禹王宫大门雄浑正气的“继帝开王”横匾。其他还有仙市镇已消失的“馀洞”石刻,板仓坝玉川公祠的楹联等,都是巴蜀地区不可多得的书法上乘之作。以后若将如此之多的题刻以“自贡碑林”精选展出,那么徜徉其间,定会久久感染于心。此外,本书书名由书法家、自贡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刘蕴瑜先生所题,儒雅深秀,增韵良多。


       


  三、难得的发现:文化史料的荟集补证

  20世纪80年代《自贡文物志》(油印本)曾初步整理出十余件碑刻文物。及至2021年初,由政协自贡市沿滩区政协委员会编印推出《沿滩盐运碑刻辑》代表了最新的调查成果,体现出本土文化一脉相承的精神传递,进而赋予本书在自贡文献典籍里的重要分量。

  考察期间,作者积极发动友朋力量与苦寻线索讯息,多篇为以前所未知见。如邓关镇《会仙桥碑序》,因重修观音阁,才得以发现。又如附录的《富顺县邓关运盐船业同业公会会所修建碑序》,可一睹昔日邓井关的水运风貌。再如黄市镇刘家桥摩崖造像题刻由笔者带路前访,该题刻隐于沿滩高速路入口处河边不远,虽立于乡村偏僻之地,寄语“天开文运”却给予观者良久的文气震动。

  甚值一提的是,在兴隆镇云台洞发现的古碑群系首度公布,内容涉及文昌、川主、天灯、灶王、三霄等民俗掌故,信息详实,风俗浓厚,尚可参读再研究,推出多篇民间文学创作。



 


沿滩镇禹王宫匾额“继帝开王”(伯施曼拍摄)


  总之,本书是近年自贡市难得的一本历史+文物+艺术的佳作好书,既是盐都文物菁华的新印证,又成为传统文化活力的新视点。当然书中内容还可以继续打磨,以求做到至善完美。补充一记的是,陈述琪先生受自贡籍乡贤学者胡昭曦教授著作《四川古史考察札记》影响,故而调查札记具体,寓含历史地理随笔之美,兼及人文采风游记之蕴,且全文录入与释文点校,力求严谨,解读全面。


  2021年9月24日初稿,10月3日修订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